发布时间:2021-09-29 16:13:17 作者:吕志强 来源:
《党支部书记》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汉末名士许劭送给曹操的评语。从此,“奸雄”这顶帽子,曹操一戴就是1800多年。不过,曹操本人好像对这个词并不太当回事,据史书记载,他听了许大名士的评语,并未恼羞成怒,反而哈哈大笑。
最近,从图书馆借到一本《曹操集》,很喜欢书中《让县自明本志令》这篇妙文,觉得它生动地反映出曹操坦诚洒脱、率真可爱的一面。真实的曹操,又岂是“奸雄”两个字就能概括得了?
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到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10多年东征西讨,削平袁绍、袁术、吕布、张绣等军阀,大权在握,威震天下。“人红是非多”。随着曹操实力与威望的蒸蒸日上,朝野上下谤议丛生,骂曹操几乎成为当时舆论场的一股风潮。
刚开始,曹操也没太把这些骂声当回事。干大事的人,还能没人骂、还能怕人骂?但后来估计是他觉得有必要给天下人一个说法,恰好这时汉献帝要把4个县封给他,曹操只接受了武平一个县,却退还了其他三个县,随即又挥毫写下了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
文章一上来,曹操就用大量笔墨来“自明本志”。那曹操的志向究竟是啥呢?最初,他的志向是“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哦,原来大“奸雄”早先的愿望不过是当一个郡的长官。没想到,后来仕途发展比较顺,“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随着官位上升,志向也水涨船高跟着涨上去了点儿,就是想当上征西将军。曹操说:“此其本志有限也。”意思是说,要是能干到将军这个级别,此生足矣。又没想到,此后他事业越做越大,官也当得越来越顺,不仅当上了将军,竟然又当上了丞相。你们骂我是野心家,其实干到这个地步,早已大大超出我的预期了,“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曹操说的几个当官志向,我以为应该是肺腑之言,这符合人的本性和心理,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曹操的志向是随着时势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客观,真实,可信。
或许曹操真的有满腹委屈,接着他说,你们说我想“代汉自立”、是“汉贼”,可你们这帮满嘴忠孝仁义的家伙,又比我强多少?“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还有,你们说如果你曹操没有野心,那干吗还恋栈权位、把持朝政?干吗不赶紧退休、辞官归隐?好,那我告诉你们,“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意思是说,我要是把部队都解散,真的退休回家去带带孙子遛遛狗,你们这帮家伙能让我安度晚年?为子孙后代考虑,为国家安危考虑,我都得继续干下去,尽管很累,尽管挨骂,也决不能着了你们的道,以致“慕虚名而处实祸”。最后我再正告你们:“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通篇文字,称心而道、无所掩饰,披肝沥胆、痛快淋漓,让世人和后人看到大“奸雄”曹操的敢说敢想、敢作敢当,看到一个历史上的大人物一点点真实的心曲,看到人性人情人心确实有古今相通的地方,殊为难得,弥足珍贵。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东坡没说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但用一“雄”字称之,绝妙至极。读完《让县自明本志令》,很为曹操的坦诚率真、文采风流而感叹震惊。作为乱世“奸雄”,能不说空话套话假话,而是大胆地诚实地说真话、说人话、说自己想说的话,非常难得。真,做事就有力量;真,文章就有价值;真,人就不那么令人厌。就冲这个,也应该给曹孟德点个赞。
(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