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0 15:38:04 作者:梁汝潇 陈平 来源:
《党建文汇》
冬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山东省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阳光大姐”成立于2001年10月,是济南市妇联创办的一家家政服务机构,旨在以家政服务业为载体,为妇女打造一个就业创业平台。之所以取名“阳光大姐”,寓意是让党的阳光照亮妇女就业创业之路,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阳光大姐”成立之初只有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如今发展成为一家拥有280家连锁机构、7万余人服务队伍的大型家政服务企业。说起成功的原因,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卓长立的答案坚定有力:要想将家政服务发展成为阳光事业,就必须坚持党建引领!
下岗女工担使命
20世纪8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使大量负债沉重、产能落后的国有工业企业倒闭,大批产业工人尤其是纺织女工失去工作,卓长立就是其中一员。面对现状,卓长立很快完成从下岗到创业的蜕变,她承包宾馆,带领60多名境遇相同的姐妹实现了下岗后的再就业。卓长立也成为济南市第一批下岗再就业明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就在此时,济南市妇联找到她,委托她接手“阳光大姐”。
站在事业的十字路口,卓长立有些犹豫:“阳光大姐”正在起步初期,一旦接受这份责任,就意味着彻底放弃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事业。然而,得知“阳光大姐”名字的含义时,卓长立有了答案。作为一名党员,卓长立相信,在党的阳光照耀下,“阳光大姐”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工作的下岗女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就这样,卓长立走马上任,以“党建引领、阳光事业”的理念,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切实把“安置一个人,温暖两个家”的服务宗旨和“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为促进就业、服务民生发挥积极作用。
时光荏苒,通过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阳光大姐”建设起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通过“基础工程、温暖工程、创新工程”营造出人人以共产党员为榜样的浓厚氛围。一直以来,“阳光大姐”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及时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公司相继健全工会、妇联、慈善工作站等组织,党支部实现了培训制度化、教育网络化、活动常态化、管理标准化,已有400多名家政服务员、工作人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扶危帮困暖人心
农民工党员、养老护理员秦翠慧一直记得2007年自己和丈夫初来济南打工时的情景。“当时,我们一家三口租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家人收入加起来一个月不到800元。”那时,秦翠慧刚从沂蒙山区来到济南,小学文化、左手有残疾的她只有一个梦想,就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秦翠慧屡屡碰壁,被绞肉机绞断3根手指的左手更是让用工单位对她敬而远之,直到偶然遇到几个在“阳光大姐”当月嫂的同乡,在大家的鼓励下,她决定去试一试。
令秦翠慧没想到的是,“阳光大姐”丝毫没有介意她有残疾的左手,上岗学习、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服务升级……公司为她制订了一系列的“成长计划”,就这样,她成了一名养老服务员。有了技术,有了收入,秦翠慧越来越开朗,照顾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如今,秦翠慧买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8年4月,秦翠慧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倍加珍惜这份荣誉与责任,更加以身作则,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农村姐妹学好技能,帮助她们走上致富道路。
在“阳光大姐”,像秦翠慧这样的家政服务员还有很多。家政服务员大多是生活、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务工人员。针对这些情况,党支部带头在工作上、生活上、情感上给予关注、关照和关怀。公司开办了家政服务员公寓和食堂,让外来务工人员居有定所、就餐便捷。尤其是面对来自单亲特困家庭的家政服务员,“阳光大姐”安排专人不定期和大家谈心,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了让家政服务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公司聘请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组成顾问团,免费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建立全国家政行业首个慈善工作站,先后救助家政服务员3000余名,形成对家政服务员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
专业培训授技能
掌声雷动,欢呼四起。每当回想起第二届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风采大赛,“阳光大姐”的员工无不感到骄傲。那场大赛中,“阳光大姐”代表队获得5个项目的冠军以及总决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卓长立深知,只有不断提升家政服务员职业化水平,才能为居民家庭提供信得过的优质服务,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为此,“阳光大姐”党支部牵头抓培训。
在党支部的努力下,“阳光大姐”成立了培训学校,针对不同从业人员、不同服务工种,分门别类实施岗前、岗中、提升和转岗等阶梯式、系列化培训。目前,公司已有6万余人次通过了初、中、高级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其中近7000人成为高级技能人才,近60人成为省、市首席技师和突出贡献技师,享受政府津贴。2020年5月,由“阳光大姐”创办的“济南阳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获批成立,这也是全国家政企业创办的首家职业学校。
助力脱贫赢喝彩
“阳光大姐”党支部作为公司发展、管理的核心,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新事、难事,都是党支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卓长立认为,公司之所以能够得到大众认可,关键在于党建引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始终保持党支部的先进性、引领性。
“我们要时刻紧跟党的步伐,准确把握党的最新要求。”卓长立说,党支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工作人员、家政服务员理解这些方针政策,发自内心爱党敬业。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扶贫号召,“阳光大姐”选派优秀培训老师多次赴扶贫协作地区传授家政技能,湖南、重庆、贵州、新疆等地都有“阳光大姐”的身影。
“我们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提升困难人员的就业技能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核心和抓手,帮助更多人在精神上脱贫,在收入上提高。”卓长立说,“阳光大姐”在贫困地区设立了培训学校。2019年6月,湖南阳光阿娅职业培训学校在湘西吉首成立,累计培训5000余人,其中70%在当地实现了就业。2019年,公司在新疆和田与当地家政龙头企业成立了阳光古丽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2000多名维吾尔族妇女。2021年9月,甘肃临夏也有了“阳光大姐”培训学校和家政分店,实现了当地培训、当地就业。
除了发掘地域优势外,“阳光大姐”还在扶贫形式上进行了创新。疫情期间,公司升级了家政在线培训平台,入选人社部全国“职业技能在线培训”的54家平台之一,被全国妇联推荐给全国52个贫困县妇女,为黑龙江、江西等15个省的劳动者提供了在线学习课程,累计培训186万人次。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阳光大姐”们在就业创业道路上越走越宽阔。公司累计培训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生活就业困难群体40万人,安置就业238万人次。制定企业标准1240余项,其中9项标准成为山东省地方标准,7项标准成为国家标准,成为全国首批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2021年,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全国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其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