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热爱与光同芒

——记辽宁“最美青年”、《芒种》杂志社主编李佳怡


先锋报道
发布时间:2024-05-29 15:32:41  作者:齐特  来源:中华先锋网

IMG_3119.PNG



相比于李佳怡这个名字,《芒种》的“小丫主编”这个称呼更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所熟悉。十几年来,她用独到的创作眼光和开拓的创新精神,把对文学的热爱延伸到每位作者与读者的心里,把自己对文学的梦想融入《芒种》的每一幅作品中,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赏心悦目的阅读盛宴。

2012年5月的一天,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儿走进了由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老牌文学期刊——《芒种》杂志的编辑部。这个女孩儿就是李佳怡。出于年少时期对文字的兴趣与向往,这里成为她逐梦的地方。十多年来,她一边做编辑,一边当作家,在忙碌中收获,在感悟中成长。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文章结构,李佳怡都反复与作者沟通,精心打磨。

为了让更多有创作能力的青少年可以通过《芒种》崭露头角,李佳怡牵头开设了“小荷尖尖”的栏目。新栏目的推出不仅收获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也让李佳怡有了施展拳脚的新舞台。很快,她在全国众多文学期刊的年轻编辑中脱颖而出——2021年,1985年出生的李佳怡扛起了《芒种》这面大旗,成为该杂志的主编。

“主编”意味着责任。李佳怡牢记业内前辈的叮嘱,“要推陈出新,刊发的作品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风貌,回应时代之问。”本着这一理念,李佳怡不断寻求创新突破,开办新栏目、尝试新事物、培育新力量:她关注新东北作家群,挖掘出在文坛被誉为“铁西三剑客”的双雪涛、郑执、班宇等青年作家;她设立多个文学奖项,致力为文学爱好者搭建广阔舞台;她连续11年举办“芒种杯”经典读书公益活动,每年有近70万人次小学生参加阅读写作;她还不断扩大《芒种》的影响力,使其作品被诸多国家级媒体选载,选载量多年位居全国文学期刊前五名……

“办刊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情怀。”在李佳怡看来,《芒种》植根于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就要深入挖掘城市之“新”。为讲好“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振兴故事,她开辟了《盛京流云》和《英雄城市》两个栏目,用笔来描绘新时代沈阳工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彰显出沈阳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都说编审和创作很难兼顾,但李佳怡却始终以青年作家的身份走进生活,保持创作激情。在用文学记录生活的过程中,她始终带着烟火气,其作品见于《文艺报》《北京文学》《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刊物,其中,作品《读米记》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琢舞》获《小说选刊》第二届最受读者欢迎微小说奖,《好久不见》获第十一届辽宁文学奖。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曾对《读米记》给予了高度评价。2024年年初,李佳怡被辽宁省作家协会推荐为中宣部“青年拔尖人才”人选。


(编辑:常馨予)

             打印